N本报记者涂明阮友直游庆辉文/图
本报讯高考的分数就要公布了,经历洪水、延考的建瓯4600多名考生或兴奋或沮丧地估算着自己的分数。不少中学的“种子选手”此刻却开始忐忑不安起来。他们担心的不是自己能否考上,而是担心自己是否读得起大学。
这场百年罕见的洪水,使他们中的有些人原本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。然而,比这些孩子更焦急的,是这些考生的父母们,洪水冲垮了他们最后的期望,他们想靠孩子改变命运的梦想也许无法实现。
建瓯市教育局副局长滕月英介绍说,今年6月6日这场50年一遇的洪水,使建瓯上百所学校受灾,124间校舍倒塌,555间校舍成了危房,今年参加高考的4600多名建瓯学子中,大部分人的家遭受了洪灾,经初步统计,其中有215名考生成绩优异,考试成绩将在本二线以上,但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都在低保线以下,即使考上大学,也根本负担不起上大学的费用。“如果他们因无钱上不了大学,将是建瓯莫大的损失!”滕月英的话中透着伤感。
请记住我们的爱心通道:福州市华林路84号海峡都市报“利群阳光助学行动组”(通过邮局汇款),邮编350003。另外,别忘了在汇款单留言栏写明您要捐助的对象,或者您愿意把您的捐助交由我们来统一安排。如果您对灾区的这些孩子有什么话要说,也请写在留言栏中。
温馨提醒:捐完款后,请再次拨打捐款咨询热线(13860660842),进行数目和对象的确认。
寒门学子档案18号
姓名:黄声和
性别:男
出生年月:1984年
家庭住址:建瓯吉阳镇李坪村
就读学校:建瓯七中
理想中的大学:厦门大学
黄声和同学是建瓯七中的应届理科高三毕业生,今年22岁的他在短短3年内已连遭了两次不幸,此次,洪水再次冲垮了他位于吉阳镇李坪村的家。
黄声和家里还有个弟弟在念初三,年过半百的父母疾病缠身。3年前,正在准备中考的他,一场大火把他的家烧成了一片废墟,后来,父母花了最少的钱买了间全村最破旧的危房当家,没想到,3年后,就在高考来临之际,一场洪水又把他这个脆弱的家给全部冲垮。
父母靠种竹子维持家里的生计,自从家中失火,父亲每天唉声叹气。从那时起,“我就暗地里想以最好的成绩来重树父亲对未来的信心!”黄声和忧伤地说,“谁都没想到就在我要发起总攻时,家里又遭到重创!”
黄声和的成绩一直名列全年段前茅。由于经济拮据,他每两月才回家一次。平时的学习资料都是靠他每次在学校月考中取得的奖金购得。“每顿饭都是花5毛钱买菜,然后就着白开水配饭,高一到高二在校时几乎没有吃过肉!高三时父母为了给我补身体,每两天叫我要配一碗1元钱的肉片汤!”
全家赖以维持生计的3亩竹林,因洪水造成的山体滑坡,损失了1亩左右竹子。家里的房子也被洪水冲得摇摇欲坠,难以安住。面对巨额的学费,黄声和直摇头。他家现在只有几百元的存款,很多亲戚也都受了灾,要钱修房子,想借学费的地方都没有。
黄声和说,如果有爱心人士能给他进大学的机会,他一定会好好读书,课余时努力打工赚钱维持生活。
寒门学子档案19号
姓名:魏婷
性别:女
出生年月:1987年1月
家庭住址:建瓯东峰镇直街76号
就读学校:建瓯七中
理想中的大学:福建师范大学
洪水、延期高考、父亲患病———这些可能一辈子都碰不上的遭遇,全部向准备高考的魏婷压来。洪水来时,她家的房子被淹。这个19岁的姑娘在紧张复习迎考外,还帮着父母清理灾后的家,洗衣煮饭,照顾年幼的弟弟……
在父母和老师的眼中,魏婷勤奋而懂事。从高一的时候,魏婷放学回到家,先做好一家人的饭,辅导弟弟做功课,等父母回来。晚饭后,洗完衣服,便一个人在灯下苦读到深夜。假期她就去帮别人采茶叶,补贴家用。
魏婷不担心自己的高考成绩,但上大学的费用怎么凑,是个难题。魏婷的父亲在一旁插进来坚决地说:“学费的事你不用担心,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去读。”
但魏婷清楚,家中除了母亲起早贪黑去砖瓦厂打小工,每月赚两三百元外,主要靠200多颗橘子树维持生计。今年这场洪水,造成山体滑坡,她家山上的近半的果树遭了殃。魏婷家那座2层楼的泥瓦房摇摇欲坠,已成危房,进行修缮又要花一笔钱。
最近,父亲的肾结石频频发作,痛得腰弯得像只虾似的,可还是忍痛上山去整果树,四处去打小工。魏婷看到父亲痛苦的样子,伤心落泪。她说,如果实在没钱,只好先打工攒够学费再圆大学梦,“我实在不想看到父亲因为我而病倒”。
“像草一样坚强,像阳光一样灿烂,七中人是永远冲不垮的”,这句老师写在校门口的标语被她抄在笔记本扉页上。学费用的难题,准备去做家教去赚学费。
□寒门学子报名电话
福州:0591-87095055、13860660842、0591-87123160
闽南:13600786110、13506029303